高效率聽課的8大訣竅


        要想學習好,高效聽課是關鍵。
        課堂上若能解決當天新課學習的問題,那麼,課下除了完成作業外,其餘的時間全能成為個人的自主學習時間。那些課堂學習效率不高的同學,把許多課堂應該解決的問題留到了課外,不但加重了課外學習的負擔,而且永遠也不會掌握學習的主動權。

(1)       做課堂學習的主人
課堂學習的主人,就是要主動、積極地參與課堂內的全部學習活動,不當旁觀者。如果一堂課是一場戲,那麼課堂內的每一個同學都應該是這場戲的一個角色,並且 人人都應爭唱主角。這裡所說的參與,主要是指參與課堂的各種思維活動;這裡所說的爭唱主角,主要是指大膽發言和參加課堂討論。
不少同學可能都有這樣的體會:某一個問題曾在課堂被老師提問過,即使當時答錯,但往往在很長時間內對這一問題的解答仍有清晰的印象。這是因為參與討論時的思維活動比平常狀態下要活躍的多,它調動的人體感知事物的多種分析器及其效應器的協調工作,在頭腦中形成的強烈的刺激。因此,我們要學會做課堂學習的主人。

(2) 帶著問題聽課
帶著問題聽課這種方法適用於新授課、綜合課。上課前要認真預習、閱讀教材,把不懂的問題記下來。這樣,上課時老師講些什麼,哪些自己已知道,哪些需要弄個明白,就能做到心中有數。上課時聽講就有了針對性。到自己不明白的問 題,就聽得格外仔細、認真。如果老師對這處難點講得不細、不透徹,還可以在課堂上及時提問。自己不會的東西,也常常是大多數同學不會的東西,即代表的同學 們的心聲,又幫助老師瞭解了學生情況,抓住了教學中的重點難點。如果所提的問題不具有普遍性,老師徵求別的同學的意見,大家認為沒必要在課堂上再講一遍了,那也不要緊,還可以在課後再個別老師請教。

(3) 要聽懂重要細節
俗話說:“會聽聽道道,不會聽聽熱鬧。”課堂上聽講也是這樣一個道理,會聽講的學生能聽出問題的來龍去脈,不會聽講的學生只是聽聽熱鬧。聽講時一定要聽懂老師所講的每一個重要細節,在這個細節上看老師是怎樣思考、分析、判斷和處理的。越是細小的重要細節,就越能學習到更多知識。怎樣

 (4) 要以理解為主
聽講的目的,就是要聽懂老師講解的內容。有些學生聽講時分不清主次,結果抓住了芝麻,丟掉了西瓜。
“聽講,聽講”,主要就是先“聽”,“聽”是主體,“想”與“記”是次體。對老師講課的內容要聽清楚,聽準確,聽出重點,聽出意圖,聽出弦外之音。原則是先聽清楚再思考,思考動了在做筆記,不要只顧思考和做筆記而忘記了聽講或顧不上聽講。

(5) 要有比較地聽講
 聽講中,要把自己在預習自學中的理解和老師講解的相比較,看自己和老師有哪些相同點和區別點。過這種比較,一是能加深對課文的理解,二是能加強自己的思考,認識與提高,三是能發現自己在預習自學中所出現錯誤的原因。

(6) 課堂上要積極發言
課堂上,老師會經常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解答。這個時候,正是鍛煉自己和提高自己的最好時機,要積極大膽地搶先舉手發言,回答錯了也沒關係,自己存在的問題越 暴露出來就越便於糾正。有些學生學習成績平平,擔心回答錯了,同學們會嘲笑自己,因此就經常不發言。有的同學更害怕發言與提問,當老師提問時,心跳的咚咚 直響,眼睛不敢正視老師,惟恐老師提問到自己。這種害怕提問,視老師提問為痛苦與麻煩的學生永遠學不到更多知識。

(7) 自覺參與討論
學生自學還不能解決的問題,可參與分組討論,討論有利於學生在平等的氣氛中共同探尋真理。
討論在同學中進行,不像面對老師,大家會等著老師拿出現成的答案。同班同學完全平等,大家不會有顧慮。在平等的氣氛中暢所欲言,每個人潛在的聰明才智就容易釋放出來。
課堂討論能促使學生積極思考,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。即使自己意見不對,也能及時發現自己的弱點,及時克服。討論時因聽取了各種意見,自己容易受到啟發而產生新的創意。討論還能鍛煉一個人的口頭表達能力,提高人的辯論能力。
課堂討論好處很多。同學們一定要珍惜討論的機遇,不做局外人,不閉關自守,而是自覺參與到小組討論或全班討論之中。

(8) 注意課堂小結
課堂小結一般從以下幾個方面去進行:
第一,   回顧一課堂從頭至尾的過程。這節課主要內容是什麼,老師開頭是怎樣引入的,中間是怎樣引導分析的,最後是如何總結歸納的,都應弄清來龍去脈。
第二,   合理評價老師的思路。在理清老師思路的基礎上,思索老師用了哪些思維方式,思維過程怎樣。
第三,   留心結束語。結束語是老師對一節課所教內容的概括總結,留心它,有助於把握這堂課的整體,做到胸有全課。
第四,   概括出本節課所學知識要點。同時要將它納入自己的頭腦裡已有的知識結構,以使自己的知識結構融會貫通。

若摸索不到正確有效學習方法,可以找專家來學習,請參考以下網站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課堂學習的意義與特點

高材生的10大高效率聽課技巧